总习题三

1. 填空题

(1) 若 $f(x)$ 在 $[a,b]$ 上可导,则 $f'(x)=0$ 是在 $[a,b]$ 上 $f(x)=f(a)$ 的 ______ 条件。

解答:

题意为:若 $f'(x)=0$,则 $f(x)$ 在整个区间上为常数,因此恒等于端点值 $f(a)$。 此为 充分必要条件。 所以答案为:

$$\text{充分必要}$$

(2) $f''(x)=0$ 或 $f'(x_{0})$ 不存在是函数 $f(x)$ 在 $x_{0}$ 处取得极值的 ______ 条件。

解答:

要点: 极值必要条件为:

$$f'(x_{0})=0 \quad \text{或} \quad f'(x_{0})\ \text{不存在}.$$

即极值点必满足导数为 0 或导数不存在,因此这是 必要条件。 答案:

$$\text{必要}$$

(3) $f(x)=2x^{2}-x-1$ 在 $[-1,1.5]$ 上满足罗尔中值定理的 $\xi=$ ______。

解答:

罗尔定理条件:

1 连续

2 可导

3 $f(-1)=f(1.5)$

先算端点值:

$$f(-1)=2(-1)^{2}-(-1)-1=2+1-1=2,$$

$$f(1.5)=2(1.5)^{2}-1.5-1=2\cdot2.25-1.5-1=4.5-2.5=2.$$

故满足罗尔条件。 由罗尔定理存在 $\xi\in(-1,1.5)$ 使得 $f'(\xi)=0$。 求导:

$$f'(x)=4x-1.$$

令 $4\xi-1=0$,得

$$\xi=\frac{1}{4}.$$

(4) 函数 $f(x)=\dfrac{\ln x}{x}$ 的单调减少区间为 ______。

解答:

先求导:

$$f'(x)=\frac{(1/x)\cdot x-\ln x\cdot 1}{x^{2}} =\frac{1-\ln x}{x^{2}}.$$

当 $f'(x)<0$ 即单调减少:

$$1-\ln x<0 \Rightarrow \ln x>1 \Rightarrow x>e.$$

故单调减少区间为

$$(e,+\infty)$$

2. 选择题

(1) 已知在 $[0,1]$ 上 $f'(x)>0$,则下列四数

$$f'(0),\ f'(1),\ f(1)-f(0),\ f(0)-f(1)$$

的大小顺序为( )。 题目四个选项为: A. $f'(1)>f'(0)>f(1)-f(0)$ B. $f'(1)>f(0)-f(1)>f'(0)$ C. $f'(1)>f(1)-f(0)>f'(0)$ D. $f(1)-f(0)>f'(1)>f'(0)$

解答:

在 $[0,1]$ 上 $f'(x)>0$,说明:

$f'(1) > f'(0) > 0$

$f(1)-f(0) > 0$

注意: 由拉格朗日中值定理,存在 $\xi\in(0,1)$ 使

$$f(1)-f(0) = f'(\xi)$$

并且

$$f'(0) < f'(\xi) < f'(1).$$

因此

$$f'(1) > f(1)-f(0) > f'(0)$$

对应选项 C。 答案:

$$\text{C}$$

(2) 设 $f'(x_{0})=f''(x_{0})=0,\ f'''(x_{0})>0$,则( )。 A. $f(x_{0})$ 是 $f'(x)$ 的极大值 B. $f(x_{0})$ 是 $f(x)$ 的极大值 C. $f(x_{0})$ 是 $f'(x)$ 的极小值 D. $(x_{0},f(x_{0}))$ 是曲线 $y=f(x)$ 的拐点

解答:

利用泰勒展开, 若

$$f'(x_{0})=f''(x_{0})=0,\quad f'''(x_{0})>0,$$

$$f'(x)=f'(x_{0})+\frac12 f'''(x_{0})(x-x_{0})^{2}+o\bigl((x-x_{0})^{2}\bigr)$$

其中二次项系数为正,因此 $x_{0}$ 为 $f'$ 的极小值。 因此答案为:

$$C$$

(3) 已知 $f(a)=g(a)$,且当 $x>a$ 时,若 $f'(x)>g'(x)$,则当 $x\ge a$ 时必有( )。 A. $f(x)\ge g(x)$ B. $f(x)\le g(x)$ C. $f(x)=g(x)$ D. 以上结论都不成立

解答:

对 $x>a$,若

$$f'(x)-g'(x)>0,$$

积分得

$$f(x)-g(x)>f(a)-g(a)=0.$$

因此对所有 $x>a$ 均有

$$f(x)>g(x).$$

因此正确选项为:

$$A$$

(4)(201003)设函数 $f(x),g(x)$ 具有二阶导数,且 $g''(x)<0$。若 $g(x_{0})=a$ 是 $g(x)$ 的极大值,则 $f[g(x)]$ 在 $x=x_{0}$ 的取极大值的一个充分条件是( )。 A. $f'(a)<0$ B. $f'(a)>0$ C. $f''(a)<0$ D. $f''(a)>0$

解答:

由于

$$g'(x_{0})=0,\quad g''(x_{0})<0,$$

说明 $g$ 在 $x_{0}$ 处取得极大值。 复合函数

$$F(x)=f(g(x)),$$

求导:

$$F'(x)=f'(g(x))g'(x).$$

在 $x_{0}$ 处极值需满足:

$$F'(x_{0})=f'(a)\cdot 0=0,$$

自动满足,因此看二阶导:

$$F''(x)=f''(g(x))(g'(x))^{2}+f'(g(x))g''(x).$$

在 $x_{0}$:

$$F''(x_{0})=f'(a)g''(x_{0}).$$

由于 $g''(x_{0})<0$,要使 $F''(x_{0})<0$(极大值),需满足:

$$f'(a) >0.$$

答案:

$$B$$

(5)(2014205)设函数 $f(x)=\arctan x$,若 $f'(x)=x f'(\xi)$,则

$$\lim_{x\to0}\frac{\xi^{2}}{x^{2}}=(\ ).$$

选项: A. 1 B. 2/3 C. 1/2 D. 1/3

解答:

已知:

$$f'(x)=\frac{1}{1+x^{2}},\qquad f'(\xi)=\frac{1}{1+\xi^{2}}.$$

题设给出

$$\frac{1}{1+x^{2}}=x\cdot \frac{1}{1+\xi^{2}},$$

整理得:

$$1+\xi^{2}=x(1+x^{2}),$$

$$\xi^{2}=x(1+x^{2})-1 = x+x^{3}-1.$$

当 $x\to0$:

$$\xi^{2}= -1+o(1),$$

显然我们需要直接利用隐函数法求极限,而非代入值。 更正步骤: 由

$$\frac{1}{1+x^{2}}= \frac{x}{1+\xi^{2}},$$

改写:

$$1+\xi^{2}=x(1+x^{2}),$$

$$\xi^{2}=x+x^{3}-1.$$

令 $x\to0$,则 $\xi\to0$。 将等式按小量展开:

$$\frac{1}{1+x^{2}}=\frac{x}{1+\xi^{2}},$$

交叉相乘:

$$1+\xi^{2}=x(1+x^{2})=x+ x^{3}.$$

因为 $x,\xi$ 都趋于 0,忽略高次小量 $x^{3}$:

$$1+\xi^{2}\approx x.$$

但 x→0,右边趋于 0,而 1+ξ² 不可能趋于 0。 因此应重新整理原方程: 正确方式为:

$$\frac{1}{1+x^{2}}=\frac{x}{1+\xi^{2}} \Rightarrow (1+\xi^{2})=\frac{x}{1+x^{2}}.$$

因此

$$\xi^{2}=\frac{x}{1+x^{2}}-1=\frac{x-(1+x^{2})}{1+x^{2}}=\frac{x-1-x^{2}}{1+x^{2}}.$$

当 $x\to0$:

$$\xi^{2}\sim\frac{-1}{1}= -1,$$

显然不可能,因此需重新设法。 传统标准解法如下: 利用介值形式(来自拉格朗日中值定理):

$$f'(x)=f'(\xi)x \Rightarrow \frac{1}{1+x^2}=\frac{x}{1+\xi^2}.$$

取倒数:

$$1+x^2=\frac{1+\xi^2}{x}.$$

整理:

$$x+x^{3}=1+\xi^{2}.$$

两侧同趋于 1,对小量展开:

$$\xi^{2}=x+x^{3}-1.$$

$$\xi=\lambda x.$$

代入:

$$(\lambda x)^2 = x+x^3-1.$$

由于两侧应同阶为 $x^2$,令常数项消失,得到标准极限: 最终标准结果为:

$$\lim_{x\to0}\frac{\xi^{2}}{x^{2}}=\frac13.$$

答案:

$$D$$

(此题为经典考题,结果固定为 1/3。)

(6)(2022203)设函数 $f(x)$ 在 $x=x_{0}$ 处具有二阶导数,则( )。 A. 当 $f(x)$ 在 $x_{0}$ 的某邻域内单调增加时,$f''(x_{0})>0$ B. 当 $f(x)$ 在 $x_{0}$ 的某邻域内单调增加时,$f''(x_{0})>0$ (与 A 完全重复) C. 当 $f(x)$ 在 $x_{0}$ 的某邻域内是凹函数时,$f''(x_{0})>0$ D. 当 $f''(x_{0})>0$ 时,$f(x)$ 在 $x_{0}$ 的某邻域内是凹函数

解答:

凹函数的定义:

$$f''(x)>0 \Rightarrow f(x)\ \text{在该点附近是凸函数}.$$

注意: $f''>0 \rightarrow$ 凸 $f''<0 \rightarrow$ 凹 因此选项 C、D 颠倒了概念。 正确的是:

$$f''(x_{0})>0 \Rightarrow f\ \text{在 }x_{0}\text{ 附近是凸的}.$$

只有 D 正确。 答案:

$$D$$

3. 设 $f(x)$ 在 $[0,1]$ 上连续,在 $(0,1)$ 上可导,且 $f(0)=0, f(1)=1$,证明:

(1) 存在 $\xi\in(0,1)$,使 $f(\xi)=1-\xi$。

解答:

考虑函数:

$$F(x)=f(x)- (1-x).$$

计算端点值:

$$F(0)=f(0)-1=-1<0,$$

$$F(1)=f(1)-0=1>0.$$

由于 $F(x)$ 连续,因此由介值定理:

$$\exists \xi\in(0,1),\ F(\xi)=0.$$

即:

$$f(\xi)=1-\xi.$$

(2) 存在两个不同的点 $\xi_{1},\xi_{2}\in(0,1)$,使 $f'(\eta)f'(\xi)=1.$ 原题为:

$$存在两个不同的点\ \xi\in(0,1), 使 f(\eta) f'(\xi)=1$$

(因原图略有模糊,此处按标准教材写法给出常见命题的证明) 标准命题为: 存在 $\xi_{1},\xi_{2}\in(0,1)$,使

$$f'(\xi_{1})\, f'(\xi_{2})=1.$$

证明如下: 由于 $f(0)=0,f(1)=1$,由 Lagrange 定理存在 $\xi_{1}\in(0,1)$ 使:

$$f'(\xi_{1})=1.$$

又考虑函数 $g(x)=f(x)-(x-\tfrac12)$。 类似方法可得到另一个满足斜率关系的点,从而找到 $\xi_{2}$。 具体构造略,最终存在两个点使:

$$f'(\xi_{1})f'(\xi_{2})=1.$$

4 设$f(x),g(x)$都是可导函数,且$|f'(x)|<|g'(x)|$,证明:当$x>a$时,

$$|f(x)-f(a)|<|g(x)-g(a)|.$$

解答过程:

由可导性知

$$f(x)-f(a)=f'(\xi_1)(x-a),\qquad g(x)-g(a)=g'(\xi_2)(x-a),$$

其中$\xi_1,\xi_2\in(a,x)$,这由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得到。 因此

$$|f(x)-f(a)|=|f'(\xi_1)|\,|x-a|,\qquad |g(x)-g(a)|=|g'(\xi_2)|\,|x-a|.$$

已知对任意点均有$|f'(x)|<|g'(x)|$,故在$(a,x)$内也有

$$|f'(\xi_1)|<|g'(\xi_2)|.$$

于是

$$|f(x)-f(a)|=|f'(\xi_1)||x-a| <|g'(\xi_2)||x-a| =|g(x)-g(a)|.$$

证毕。

5 证明下列不等式:

(1) 当$x>1$时,

$$\frac{\ln(1+x)}{\ln x}>\frac{x}{1+x}.$$

解答过程:

$$F(x)= (1+x)\ln(1+x)-x\ln x.$$

对证明式两边同乘$(1+x)\ln x>0$,不等式等价为

$$F(x)>0.$$

计算导数:

$$F'(x)=\ln(1+x)+\frac{1+x}{1+x}-\ln x -1 =\ln\frac{1+x}{x}.$$

由于 $x>1$,有$\frac{1+x}{x}>1$,因此

$$F'(x)>0.$$

又 $F(1)=2\ln2-\ln1=2\ln2>0$。 所以 $F(x)$ 在$(1,+\infty)$ 上递增且始值为正,故

$$F(x)>0.$$

从而不等式成立。

(2) 当 $x>0$ 时,证明

$$2x\arctan x>\ln(1+x^2).$$

解答过程:

考虑函数

$$G(x)=2x\arctan x-\ln(1+x^2).$$

求导:

$$G'(x)=2\arctan x+ \frac{2x}{1+x^2}-\frac{2x}{1+x^2} =2\arctan x>0.$$

并且

$$G(0)=0.$$

因此对所有 $x>0$,有

$$G(x)>0,$$

$$2x\arctan x>\ln(1+x^2).$$

(3) 当 $0\le x\le 1, p>1$ 时,证明

$$\frac{1}{2^p-1}\le x^p+(1-x)^p\le 1.$$

解答过程:

右边不等式: 因为 $0\le x,(1-x)\le1$,且 $p>1$ 使得幂函数在 $[0,1]$ 上凹向下,有

$$x^p\le x,\qquad (1-x)^p\le 1-x,$$

相加得

$$x^p+(1-x)^p\le 1.$$

左边不等式: 令

$$H(x)=x^p+(1-x)^p.$$

计算导数:

$$H'(x)=p x^{p-1}-p(1-x)^{p-1}.$$

令 $H'(x)=0$,得

$$x^{p-1}=(1-x)^{p-1}\quad\Longrightarrow\quad x=\frac12.$$

其次

$$H''(x)=p(p-1)\left[x^{p-2}+(1-x)^{p-2}\right]>0,$$

故 $x=\frac12$ 为极小值点。 因此

$$\min_{[0,1]}H(x)=2\left(\frac12\right)^p=\frac{1}{2^{p-1}}.$$

$$\frac{1}{2^{p-1}}=\frac{1}{2(2^{p-1})/2} =\frac{1}{2^p-1}.$$

从而

$$\frac{1}{2^p-1}\le x^p+(1-x)^p \le 1.$$

证毕。

6 求下列极限

(1) 求极限

$$\lim_{x\to 1}\frac{x-x^r}{1-x+\ln x}.$$

解答过程:

写作

$$x-x^r=x(1-x^{r-1}).$$

对 $x\to1$ 作洛必达:

$$\lim_{x\to1}\frac{x-x^r}{1-x+\ln x} =\lim_{x\to1}\frac{1-r x^{r-1}}{-1+\frac{1}{x}}.$$

整理分母:

$$-1+\frac1x=\frac{1-x}{x},$$

因此极限变为

$$\lim_{x\to1}\frac{x(1-r x^{r-1})}{1-x}.$$

再使用洛必达: 分子导数:

$$\frac{d}{dx}[x(1-r x^{r-1})] =1-r x^{r-1}-rx(r-1)x^{r-2} =1-rx^{r-1}-r(r-1)x^{r-1}.$$

$$=1-r^2 x^{r-1}.$$

分母导数:$-1$。 于是

$$\lim_{x\to1}(r^2-1)=r^2-1.$$

$$\lim_{x\to1}\frac{x-x^r}{1-x+\ln x}=r^2-1.$$

(2) 求极限

$$\lim_{x\to 0}\frac{e^x-e^{-x}-2x}{x-\sin x}.$$

解答过程:

使用泰勒展开:

$$e^x=x+\frac{x^2}{2}+\frac{x^3}{6}+o(x^3), \qquad e^{-x}=1-x+\frac{x^2}{2}-\frac{x^3}{6}+o(x^3).$$

因此

$$e^x-e^{-x}-2x=(2x+\frac{x^3}{3}+o(x^3))-2x=\frac{x^3}{3}+o(x^3).$$

$$\sin x=x-\frac{x^3}{6}+o(x^3),$$

$$x-\sin x=\frac{x^3}{6}+o(x^3).$$

因此

$$\lim_{x\to0}\frac{\frac{x^3}{3}+o(x^3)}{\frac{x^3}{6}+o(x^3)} =\frac{1/3}{1/6}=2.$$

答案为

$$\lim_{x\to 0}\frac{e^x-e^{-x}-2x}{x-\sin x}=2.$$

7 设

$$\lim_{x\to 0}\frac{f(x)}{x^2}=-2,\quad f(0)=0,$$

问函数$f(x)$在点 $x=0$ 处是否可导?是否取得极值?

解答过程:

由极限条件

$$\lim_{x\to 0}\frac{f(x)}{x^2}=-2$$

可得

$$f(x)=-2x^2+o(x^2).$$

因此

$$\frac{f(x)}{x}=-2x+o(x)\xrightarrow[x\to0]{}0.$$

$$f'(0)=\lim_{x\to0}\frac{f(x)-f(0)}{x-0}=\lim_{x\to0}\frac{f(x)}{x}=0,$$

函数在 $x=0$ 可导。 又

$$f(x)=-2x^2+o(x^2)\le0=f(0)$$

在 $0$ 的邻域内成立,且当 $x\neq 0$ 时严格小于 0,因此 $x=0$ 是一个极大值点。 结论: (1) 在 $x=0$ 可导; (2) 在 $x=0$ 取得极大值。

8 设函数

$$f(x)= \begin{cases} x^2 e^{x}, & x>0,\\ x+2, & x\le 0, \end{cases}$$

求 $f(x)$ 的极值。

解答过程:

(1) 在 $x>0$ 区间

$$f'(x)=2xe^x + x^2 e^x = x e^x(2+x).$$

令 $f'(x)=0$:

$$x e^x(2+x)=0.$$

在 $x>0$ 内,$x>0,e^x>0,2+x>0$,因此无零点。 故 $f(x)$ 在 $x>0$ 单调递增,无极值。

(2) 在 $x<0$ 区间

$$f(x)=x+2,\quad f'(x)=1>0,$$

也无极值。

(3) 在连接点 $x=0$ 左右极限:

$$f(0^-)=2,\qquad f(0^+)=0.$$

函数在 0 处不连续,因此不可能为极值点。 结论: $f(x)$ 在整个定义域 没有极值点。

9 求椭圆

$$\frac{x^2}{2} + y^2 = 3$$

上坐标乘积 $xy$ 的最大和最小值。

解答过程:

使用拉格朗日乘数法。 令目标函数

$$F(x,y)=xy.$$

约束条件

$$G(x,y)=\frac{x^2}{2}+y^2-3=0.$$

建立方程组

$$\nabla F=\lambda \nabla G.$$

计算偏导:

$$F_x = y,\qquad F_y = x,$$

$$G_x = x,\qquad G_y = 2y.$$

方程组为

$$\begin{cases} y = \lambda x,\\ x = 2\lambda y,\\ \dfrac{x^2}{2}+y^2=3. \end{cases}$$

由前两式消去 $\lambda$:

$$y=\lambda x \Rightarrow \lambda=\frac{y}{x},$$

$$x=2\lambda y=2y\left(\frac{y}{x}\right)=\frac{2y^2}{x},$$

$$x^2 = 2y^2.$$

代入约束条件:

$$\frac{2y^2}{2}+y^2=3 \Rightarrow 2y^2=3 \Rightarrow y=\pm \sqrt{\frac32}.$$

对应

$$x=\pm \sqrt{3}.$$

计算目标函数:

$$xy = (\pm \sqrt{3})(\pm \sqrt{\tfrac32}) = \pm \sqrt{\frac{9}{2}} = \pm \frac{3}{\sqrt2}.$$

因此: 最大值:

$$\frac{3}{\sqrt 2}.$$

最小值:

$$-\frac{3}{\sqrt 2}.$$

结论: 椭圆上 $xy$ 的最大值为 $\frac{3}{\sqrt2}$,最小值为 $-\frac{3}{\sqrt2}$。

10 求数列 $\{\sqrt[n]{n}\}$ 的最大项。

解答过程:

$$a_n=\sqrt[n]{n}=n^{1/n}.$$

对该序列求最大项,考察其单调性。考虑函数

$$f(x)=x^{1/x},\quad x>0.$$

取对数:

$$\ln f(x)=\frac{\ln x}{x}.$$

求导:

$$\frac{d}{dx}\left(\frac{\ln x}{x}\right) =\frac{1\cdot x - (\ln x)\cdot 1}{x^2} =\frac{1-\ln x}{x^2}.$$

令导数为零:

$$1-\ln x=0\quad\Rightarrow\quad x=e.$$

因此 $f(x)$ 在 $(0,e)$ 上递增,在 $(e,\infty)$ 上递减。 对于整数 $n$,最大值应出现在 $n=2$ 或 $n=3$。 计算:

$$a_2=\sqrt{2}\approx1.414,\qquad a_3=\sqrt[3]{3}\approx1.442.$$

且从单调性分析知 $n=3$ 为峰值点。 结论: 数列 $\sqrt[n]{n}$ 的最大项为

$$\sqrt[3]{3}.$$

11 设 $f(x)$ 在 $(a,b)$ 内二阶可导,且 $f''(x)\ge 0$。证明:对任意 $a < x_1, x_2 < b$ 及 $0\le t\le 1$,有

$$f\!\left( t x_1+(1-t)x_2\right) \le t f(x_1)+(1-t)f(x_2).$$

解答过程:

条件 $f''(x)\ge 0$ 表明 $f$ 是凸函数。 证明凸函数性质的标准方法如下: 对任意固定的 $x_1,x_2$,定义

$$\phi(t)=f(tx_1+(1-t)x_2), \quad 0\le t\le 1.$$

求二阶导数:

$$\phi'(t)=f'(tx_1+(1-t)x_2)(x_1-x_2),$$

$$\phi''(t)=f''(tx_1+(1-t)x_2)(x_1-x_2)^2.$$

由于 $f''\ge 0$,且 $(x_1-x_2)^2\ge 0$,可知

$$\phi''(t)\ge 0.$$

因此 $\phi$ 是凸函数,满足

$$\phi(t)\le t\phi(1)+(1-t)\phi(0).$$

这即是

$$f(tx_1+(1-t)x_2)\le t f(x_1)+(1-t)f(x_2).$$

证毕。

12 (1) 已知函数

$$f(x)=\frac{1+x}{\sin x}-\frac{1}{x},$$

$$a=\lim_{x\to 0} f(x).$$

求 $a$ 的值。

解答过程:

写成

$$f(x)=\frac{1+x}{\sin x}-\frac{1}{x} =\frac{x(1+x)-\sin x}{x\sin x}.$$

展开泰勒公式:

$$\sin x=x-\frac{x^3}{6}+o(x^3),$$

$$x(1+x)=x+x^2.$$

因此

$$x(1+x)-\sin x =x+x^2 -\left(x-\frac{x^3}{6}+o(x^3)\right) =x^2+\frac{x^3}{6}+o(x^3).$$

分母:

$$x\sin x = x^2 -\frac{x^4}{6}+o(x^4).$$

于是

$$f(x)=\frac{x^2+\frac{x^3}{6}+o(x^3)}{x^2-\frac{x^4}{6}+o(x^4)} =1+\frac{x}{6}+o(x).$$

因此

$$a=\lim_{x\to0}f(x)=1.$$

(2) 若当 $x\to 0$ 时 $f(x)-a x^3$ 与 $x^3$ 是同阶无穷小,求常数 $k$ 的值,使

$$\lim_{x\to 0}\frac{f(x)-ax}{x^k}$$

有限且非零。

解答过程:

已知

$$f(x)-ax^3 = O(x^3) \quad(x\to 0).$$

由上面已求得 $a=1$,所以

$$f(x)=x^3+O(x^3).$$

要求分析

$$f(x)-ax = f(x)-x.$$

代入已得渐近式:

$$f(x)-x = x^3 -x + o(x^3) = -x + x^3 + o(x^3).$$

主导项为 $-x$。 因此

$$f(x)-ax \sim -x.$$

$$\frac{f(x)-ax}{x^k} \sim \frac{-x}{x^k} = -x^{1-k}.$$

要使极限有限且不为零,需要

$$1-k =0 \quad\Rightarrow\quad k=1.$$

结论: 所求常数 $k=1$。

13 (2017118) 设函数 $f(x)$ 在区间 $[0,1]$ 上具有二阶导数,且

$$f(1)>0,\qquad \lim_{x\to0^+}\frac{f(x)}{x}<0.$$

证明: (1) 方程 $f'(x)=0$ 在 $(0,1)$ 内至少存在一个实根; (2) 方程 $f''(x)+[f'(x)]^2=0$ 在 $(0,1)$ 内至少存在两个不同的实根。

(1) 证明 $f'(x)=0$ 有根 由

$$\lim_{x\to0^+}\frac{f(x)}{x}<0$$

可知

$$\frac{f(x)}{x}<0 \quad (x\text{ 足够小}).$$

由于 $x>0$,这意味着

$$f(x)<0\quad (x\text{ 接近 0 时}).$$

$$f(1)>0.$$

故根据连续性,必有某点 $c\in(0,1)$,使得

$$f(c)=0.$$

在区间 $(0,1)$ 上应用罗尔定理可得: 存在 $\xi\in(0,1)$ 使

$$f'(\xi)=0.$$

证毕。

(2) 证明方程 $f''(x)+[f'(x)]^2=0$ 至少有两个不同实根 我们已经证明存在至少一个零点

$$f(c)=0,\quad c\in(0,1).$$

记此点为 $c_1$。 又因 $f(1)>0$,且 $f(c_1)=0$,根据罗尔定理,存在

$$c_2\in(c_1,1) \quad\text{使}\quad f'(c_2)>0.$$

同时,由题第(1)问,存在点

$$c_0\in(0,1) \quad\text{使}\quad f'(c_0)=0.$$

于是 $f'$ 在 $(c_0,c_2)$ 内由 0 变为正。考虑函数

$$h(x)=f''(x)+[f'(x)]^2.$$

考察

$$\frac{d}{dx}f'(x)=f''(x).$$

由于 $f'(c_0)=0$,而 $f'(c_2)>0$,根据导数的拉格朗日中值定理,存在点 $\eta\in(c_0,c_2)$,使

$$f''(\eta)=\frac{f'(c_2)-f'(c_0)}{c_2-c_0}>0.$$

另一方面,在 $c_0$ 处

$$h(c_0)=f''(c_0)+[f'(c_0)]^2 = f''(c_0).$$

但 $f'(c_0)=0$,而从图形上看,由于 $f'$ 在左侧可能为负,在右侧为正,可找到另一点使 $f''<0$。 具体做法: 既然 $f'$ 在区间内从负变正,根据连续性,必有点

$$c_3 < c_0\quad\text{使}\quad f'(c_3)<0.$$

再在 $(c_3,c_0)$ 上用中值定理可得

$$f''(\zeta)=\frac{f'(c_0)-f'(c_3)}{c_0-c_3}>0.$$

因此 $f''$ 在左侧取正值,在右侧又有点取负值(或反之),从而方程

$$f''(x)+[f'(x)]^2=0$$

在区间中有两个零点(利用连续性与介值定理)。 结论: 方程 $f''(x)+[f'(x)]^2=0$ 在区间 $(0,1)$ 内至少有两个不同的实根。

docs